作者系哈爾濱市第九中學 高三•一班 楊超
生命太短暫,來不及見到那些壯美的情景,比如碧落皇權、滄海桑田。古人雲:修短隨化,但這之後的『終期於盡』我卻始終無法贊同。那些淡定純真如同生命本身的靈魂始終站在某一個地方,輕吟淺嘆著上善若水,靜水流深。
挫銳
人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道銳不可當。可曹劌侃侃而談,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銳氣不是制勝的不二法門,何止用兵?放之四海而皆准。求學最忌一暴十寒:貴有恆,又何須五更起三更眠?一分淡定,幾許清揚。最愛古時一襲青衣的謙謙君子,韜光養晦,斂盡鋒芒。那樣的生命像不盡的江河,有著時間和閱歷沈淀的深沈底蘊。
解紛
我們一邊成長,一邊看著這個世界。輕狂少年傲視天下,可是單純不該流於清淺。我願意等待的,是暴風雨洗滌過的純淨。世事喧囂,尤需內心寧靜。君子如海,平靜溫和卻不改表無條件的包容。昔時堯舜耿介,所思處匯百川納千裡無所不容;所視處怒有因加有據坦坦蕩蕩;兼聽明偏信暗,是所謂解紛理亂,方為千古名君。君子雲: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和光
這個世界不乏缺憾與黑暗,但在坎坷中,我們依然能夠找到我們愛得如此洶湧的東西。昔時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千古流芳。斯人雖已歿,高響有遺篇。不必高貴驕矜成陽春白雪應者寥寥,亦不必通俗流傳為下裡巴人。常想為人應如古琴曲,溫潤入玉也可鋒利如刃,觸手可及的溫暖幸福。猿啼一聲歌一句,唱落這清輝盡灑,圓缺陰晴。
同塵
時光匆匆,人生苦短。生於懮患,沐雨櫛風。無論少年青年時分曾有過怎樣的任性輕狂,總有一日,回首遙望,這你我都在經歷著的柴米油鹽的生活,也可以美好的另年少的人驚喜若狂,令年老的人詫異移目。比一夜盛開的滿城套話,比如天空最後一抹火燒雲,比如明信片背面熟悉的字跡,比如嬰兒牙牙學語的柔軟嗓音……那些所寫的幸福悄悄的改變著我們的心態。
這很平凡,但它是生活;正因是生活,所以異常平凡。
這是我再情況的年紀對於玄同的全部理解,所謂玄同不是理想化和隔絕於世的法則,恰恰相反,它是生活本身。不必經歷滄海桑田,是堅韌的安靜裡的成就和改變。我們對這個世界了解得越多,就越回收連那些少年人特有的鋒芒與急躁,這不是意氣的消亡,而是江流域表面的鋒銳融進生命本身。生命本當如樹,它的種子,打碎岩石穿過砂石挺身破土;它的葉片,遮天蔽日傲然的伸向天空;它的須根,樹冠有多廣,多高,就紮多遠,多深。它為求生存的一舉一動都沈淀著堅定與溫和。
那些始終平靜單純的靈魂也在吟唱著,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讓生命以一種永恆的形式流傳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裡,平淡若水,不覺流水年長,風住塵香。(哈爾濱市第九中學 高三•一班 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