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數以千計的『棄車』,是各高校管理的一大難題。隨著又一年畢業日期的臨近,又將有一大批自行車被廢棄,這些被廢棄的自行車該如何處理呢?記者走訪了北京幾所高校,對大學校園裡的廢舊自行車進行了調查。
閑置車擱成廢鐵
1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清華大學。在經濟管理學院門口旁擺放的100多輛自行車中,有近20輛自行車鏽跡斑斑、一看就是很久沒有人動過。一把鐵鎖牢牢地鎖著車輪,久而久之便成了一堆廢鐵。清華大學物業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清華僅學生車輛就有約2.7萬輛,這麼多的自行車,每畢業一批學生,將會有500輛左右的車子等待處理。』
隨後記者來到北京大學,這裡的自行車擺放更有秩序,物理學院教學樓前的存車處,近百輛的自行車被分成四排。保安告訴記者,存放的自行車雖然很多,但經常被使用的也就六成左右。其餘的車子一直都放著,也沒人動過,至於車子主人是誰,更無從查找。中國人民大學同樣也面臨著自行車難題,每年各地的大學畢業生,離開校園後都會廢棄一批自行車,任其生鏽腐爛浪費資源,影響環境,學校處置也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人大法學院的劉同學對記者說:『見到好多自行車閑置著沒人騎,感覺挺可惜,一天天就這麼放壞了。』
利潤低少人回收
記者到清華大學附近的二手車市場走訪,那裡一輛八成新的車子賣七八十元,貴點的也就100多元,買來後騎上一年差不多就要報廢了。大多數人對於這種報廢的自行車如何處理並沒有太在意。認為花幾十塊錢買的,物盡其用,丟了後買輛新的就可以了。據清華大學的門衛講,以前也有收廢品的小販定期來學校,但在學校逛了半天,也沒收幾輛車子,時間久了,小販都不來了。記者又致電海淀區廢舊物資收購公司,據工作人員透露,報廢的自行車只能按廢鐵收購,每噸在2000元左右。收購廢舊自行車難度很大,學校內的都是分散的,單單收購幾十輛成本太高。
記者在清華東門與幾位收廢品的師傅攀談,他們表示『收購廢舊自行車利潤太小,相對於廢紙箱、廢家電,這東西又重』,所以他們更願意到社區裡去『淘寶』。而校園裡的廢舊自行車也就面臨被擱置的狀態了。
『回收舊自行車費力不討好。』昆明物資利用總公司總經理楊向東直言不諱。他表示,自己非常贊同廢舊單車回收整治,但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廢舊單車最終只能回爐化鐵,然而回收環節的高額成本讓回收單位望而生畏。
楊向東舉例:拆卸一輛廢自行車交到煉鋼廠約值七八元錢,即使居民白送給回收公司,在回收、裝卸、拆卸、運輸等環節產生的成本加上稅收就會超過16元。況且,現在大部分廢舊自行車雖然閑置在車棚,但畢竟是私有財產,假如處置程序稍有不當,車主細究起來很容易引起麻煩。所以,幾乎所有回收公司都不願意做這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自行車亟待『再就業』
清華大學一位同學對記者說:『學生一畢業,自行車也跟著「下崗」,對於陪伴我們走過四年的「伙伴」,我們應該給它找個安家的地方。』
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讀大三的小李在提到廢舊自行車的問題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可以專門成立一個中介形式的自行車協會,對於即將畢業的師兄師姐們,可以把他們的自行車統一編號,需要維修的就修理一下,然後公布出來價格,賣給那些需要的同學,買的時候只需出示相關證件就可以了。』近日浙江林學院的做法同樣值得我們借鑒。該校把畢業生離校後廢棄的自行車維修好,刷上統一的綠色,安裝上易拉罐制作的車牌,組建成『綠色』自行車庫,提供給在校大學生們免費使用。使用者畢業或者不再需要這種自行車時,須將『綠色』自行車交還到車庫中,重新供其他需要者使用。
采訪中,記者在一些網頁上看到有廢品收購商在發信息大量求購廢舊自行車輪胎和廢舊自行車車架。一位廢品收購商告訴記者,這些信息基本都是真實的,而且這些東西的需求原比人們想象的要大,只是很少有人去著手做這件事。為此,有關專家呼吁,針對自行車更新周期的不斷縮短,廢舊自行車的回收問題應引起足夠重視,國家應建立健全回收制度,避免自行車對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