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綜合分析能力組成
綜合分析能力由分析理解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組成。
1、分析理解能力。分析與理解能力是人思維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也是申論考試著重考查的能力之一。一般來說,分析是以具體材料和事實為基礎的,是從思維的具體到思維的抽象。從重要性上說,分析與理解能力在申論考試中意義重大,它可以使人抓住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把握問題的本質。
在申論考試中,考生需要完成的分析與理解的任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分析給定材料反映的內容和問題、方面或層次;二是分析給定材料所表達的觀點和傾向。在實際應考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兩點:
(1)要有『重點論』,能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給定材料的內容可能是多方面的,包含的意思可能是多層次的,反映的觀點可能是差別甚大的,這就需要考生抓住主要矛盾,有所側重,有所選擇,著力點是:根據給定材料所包含的傾向性,進行理解、分析、綜合。
(2)要有『兩點論』。給定材料反映的論點可能帶有明顯的側重性,在分析時不僅要注意到這個側重面,還要考慮到與之相反、相對的另一側重面,避免片面性、絕對化。這不僅是因為在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或問題時,需要涵蓋不同方面,而且對於後面的提出對策部分,尤其是議論部分,都有基礎性的作用。
2、綜合概括能力。分析,是指把整體分解為部分進行認識和思維;綜合,是指把對事物各個部分的認識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對事物整體的認識和思維。分析和綜合是同一個思維過程的兩個側面,分析是從對事物的外部觀察和思維出發,然後深入到事物內部探求其本質;綜合則是從事物本身出發,通過事物的內部聯系把各個部分綜合成整體。就思維的一般過程而言,分析理解是第一位的,綜合概括是第二位的,先有分析,後有綜合而分析的結果又必須依賴綜合概括表現出來。
就申論考試而言,概括通俗地說就是:通過對給定材料進行全面的歸納,找出其共同點,予以歸類。當然,這裡的概括和歸類與專門的科學研究不同,既不可能又不必要對各種事物都進行完全的歸納性研究,更多的時候是對事物或事物的部分屬性作分析和概括。因此要求考生必須既立足於給定資料進行整理,又跳出給定資料予以歸納。
從材料的組合形式上看,申論測試材料是由諸多信息『拼合』而成的。有些信息(無論是客觀陳述的,還是評析議論的)具有相關性或連帶性,但有些之間是沒有什麼關聯的。申論測試材料不是一篇文章,各則『子材料』的碼放,可能是錯落、雜亂的,不一定體現嚴格的時空順序或嚴密的邏輯順序。所以,考生要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就必須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到兩點:
(1)弄清給定材料所反映的問題。
(2)善於對復雜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分清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分清有關聯的問題和無關聯的問題,分清可解決的問題和不可解決的問題。
(二)綜合分析方面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多年的試卷分析,可以發現考生在綜合分析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概括分類混亂。部分應試者在概括分類時,內在邏輯不清,當然這也反映了閱讀不夠細致的問題。
2、概括不夠深入。不能抓住主要問題進行昇華,只是在一些枝節問題上做文章,或者只是就事論事做表面文章。說明理論水平與對問題的分析處理能力較差。
3、材料駕馭不好。有的應試者概括部分的答卷只是概括一部分材料,不能駕馭全部材料。
4、綜合分析能力不強。有的答卷也能找出幾個問題,但是不能進一步深入分析,找出相互之間有機的聯系,說明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不強。
5、概括表述不暢。因為有的應試者基本功較差特別是文字水平較差,結果在概括中概念混亂,語言囉嗦,錯誤和病句較多。
(三)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
應試者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應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綜合分析能力。在培養過程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留心:
1、角度要准確。敘述的角度,就是作者以哪種敘述的口吻、身份在文章中出現。只有按照題目給定的身份和角度,纔能准確概括主要問題,恰當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方面無需贅述,但考生必須認真注意,因為在近幾年的申論考試中出現過這方面的問題。
2、要素要清楚。敘述要素包括: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結果等。其中,人物和事件是敘述的核心,有了這兩個要素,敘述纔有中心、有實體。在敘述中,它們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忽略的。時間和地點是人物活動和事件發生、發展的環境和舞臺,對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在通常的敘述中要將時間、地點交代清楚,但有時也可以適當地省略。原因和結果是事件的起訖點,有了這兩個要素,敘述纔完整、交代纔清晰。在這些要素中,交代時要簡略,要突出其與人物、事件、中心的聯系的一面,而對人物和事件,則要進行細致的敘述,因為這二者是敘述的核心、重點。
3、順序要合理。材料有了選擇和加工,要使它們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表現主題或中心,還需要一定的順序來組織,這樣,纔會給人條理清晰、結構嚴謹的感覺。安排得巧妙,還會產生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一般說來,申論作文的寫作可以以時間為序,也可以以空間為序。
4、主旨要突出。對於一般的寫作,中心主旨要鮮明突出。在概括時,要處處從表現中心主旨的角度來考慮如何選材、如何組材、如何敘述、如何確定繁簡重點等,這已屬於整篇文章的構思。要構思好一段概括材料,應該學會如何運用線索來選擇、組織、加工材料,怎樣通過線索的穿插使文章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綱舉目張,更好地表達中心。
5、詳略要得當。哪些材料該寫,哪些材料不該寫;哪些地方該詳,哪些地方該略;哪些環節要敘述得快,哪些環節要敘述得慢,這種選擇與剪裁的藝術,是寫文章高下、成敗的關鍵之一。無論寫哪種體裁的文章,如果沒有主次,不講詳略,像記流水賬,平均使用筆墨,就會失掉吸引力。詳略處理的標准,不同的題材、文體雖有所不同,但概而言之,都要符合所要表達的內容、主題的需要。當然,對文體的容量也得注意。要緊扣中心內容選材剪裁,務求集中筆墨,把主題思想含蓄而又深刻地表達出來。
6、線索要明晰。線索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是組織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每篇文章都要有一條主線,把相關材料連接起來,從而統貫全篇,使文章條理清晰,結構嚴謹,使讀者對文章有個清晰明了的印象。(李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