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公務員  >  申論
搜 索
申論熱點:就業是解決民生的根本問題
2007-09-28 16:06:26 來源:金路公務員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眾獲得收入、維持生計和進一步改善物質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徑。解決群眾的就業再就業,就是解決民生的根本問題。

  這幾年人們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了,即使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或者海外留學歸來,找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也並非易事。究其原因,是我國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三碰頭』,使本來就存在的就業困難更加突出。加之企業改制減少用工、采用高新技術等原因,對勞動力的需求呈下降趨勢,而與此同時,隨著改革的深化,農民進城的門檻不斷降低,進城農民工日益增多,從而給城鎮就業進一步增加了壓力。今後幾年,全國城鎮每年都要新增勞動力1000萬人,另外還有1400萬下崗人員。到2010年全國勞動力總量將達到8.3億人,城鎮新增勞動力供給5000萬人,而勞動力就業需求崗位只能新增4000萬,勞動力供過於求在1000萬人左右,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正因為有困難,纔需要我們來解決;無論如何困難,總能找到解決辦法。比如,在貸款和稅收政策上,可考慮加大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第三產業包括社區服務業的扶持力度,這些領域的繁榮發展可以提供數量很大的就業機會;可考慮對錄用下崗失業人員達到一定規模和一定使用期限的企業,由政府給予就業補助,以鼓勵企業錄用下崗失業人員;可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加強農民工培訓和職業技術教育,以解決部分勞動力因缺乏技術而無法就業的問題;針對大學生、研究生就業難,教育部門和各院校應重視崗位需求的調查,根據社會需求調整招生規模和專業比例,同時政府可提供青年志願者崗位,實行鼓勵大學畢業生支邊支農下基層的政策;在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同時,要注重技術研發和產業昇級,為科技人纔提供就業崗位。政府還有一個當務之急,就是對『零就業家庭』給予就業援助,盡快做到讓目前每一個『零就業家庭』至少能有一個人實現穩定就業。

  創業是最積極、最主動的就業。給錢給物,不如給一個創業環境、創業條件。這就要求政府把營造有利於創業的社會環境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努力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規范勞動力市場秩序,提供就業服務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激發更多的人在市場經濟環境中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從就業者來說,也應當從實際出發,轉變就業觀念,降低就業期望值。不能眼睛只盯著機關、外企、高收入單位和輕閑的工作,自主創業、彈性就業、到農村和基層工作,都是可以考慮的選擇。以後如遇到合適的機會,依然可以進行調動、競聘和再就業,以取得更理想的工作崗位。

  『民以食為天』,而食的獲取靠就業。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在這個問題上用再大的心思、花再大的心血、下再大的功夫,都是應該的。當然,促進再就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而需要社會方方面面共同推進。相信只要各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努力,我們就能夠把失業數量減少到最低限度,讓廣大群眾各得其所、安居樂業。(趙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