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初戀』成為『中學生必讀的傳世美文』,『情書』也在中學生必讀叢書中獨立集結成冊,當這些中外名家的愛情美文、新銳作家的戀愛感言被冠以中學生閱讀叢書這個字眼時,自然成為了引人爭議的敏感話題。是出版商商業化的噱頭,還是消費者購買的『由頭』,其實並不重要,大家更關注的還是當這些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遇見這種光明正大談戀愛的書籍時,又會做何感想?家長們在為孩子課業操心的時候,是否又會有了額外的擔心?『情書』『初戀』是否真的會成為中學生戀愛的加速器?請看報道
【正文】《名師筆下最刻骨銘心的初戀》、《名師筆下最震撼人心的情書》,當這些主打『愛情牌』的單冊圖書被收入到《中學生必讀的傳世美文.最閱讀》中時,還真是一下子打破了人們以往對於中學生課外閱讀書目的『舊識』。記者近日在王府井新華書店看到,這套包括《名師筆下最經典的感悟》、《名師筆下最偉大的哲理》等共分八冊的叢書,被擺放到了新課標閱讀的書架上。隨手翻開《名師筆下最震撼人心的情書》,德國音樂家施特勞斯、俄國詩人普西金、中國文人胡適等,這響當當的大師們的情書都被收錄其中。其中既有朴實的愛情感言,也有摯熱的求愛情話。當家長看到這『情書』、『初戀』已然登上了『中學生必讀』的『大雅之堂』時,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采訪】中學生家長
我的孩子現在還不愛看這種書,但我覺得應該看,這應該是一本積極向上的書。
【采訪】中學生家長
現在孩子的早熟心理特別地強,他太好奇,還不如就是跟他一起看,說這個事的時候,把他開解開了,他也就不會再往那上去想了。
【采訪】中學生家長
我不贊成這樣去(寫),那種書我不讓他看,等於就在引導他,他沒事就想入非非了,就開始寫(情書)了,那怎麼辦啊。
【正文】記者通過在書店的隨機采訪發現,這『情書』、『初戀』一出版,還真是讓一些家長沒了主心骨,但也有不少家長表示應該先替孩子把個關,甘願先當第一讀者。面對家長們或多或少的擔懮和顧慮,這套書的目標讀者——中學生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采訪】初中生
我不喜歡這種書,我覺得現在應該是學習為主,別的事情不應該過多去想。
【采訪】高中生
那得看它裡面內容講得具體是怎麼樣的,如果真的是針對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心裡所想的事情進行一個比較深入、切實、客觀地,比較正確的評價和分析的,我們會選擇來看一看,如果只是一些單調的風花雪月,一些非常低俗的所謂的愛情,所謂的初戀和寫情書的話,我們是不會選擇的。
【正文】家長的擔懮不無道理,而中學生們的分析也是在理。書店的言情小說、網絡上的愛情專區,算計一下,這關於愛情的話題絕對不僅僅限於『情書』、『初戀』,而且都是垂手可得。
【采訪】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郭俊彬
我個人認為,我們首先要相信中學生自己的判斷能力,從我對中學生的接觸和了解來看,我覺得中學生對於異性交往、人際交往,他們有著比較積極的態度,並不是像我們很多人想象的,很多中學生都在追求早戀、追求特別親密的異性關系,其實並沒有這樣的一些趨向。
【正文】異性交往是否就等於早戀?中學生是否真的會寫情書,表達這種發自內心的情感需求?面對鏡頭,中學生們也是『實話實說』。
【采訪】初中生
同學中好像有,但我也不是特別清楚。
【采訪】高中生
到了我們這個年齡,這些事情想說一點都不沾也是不可能的,但我想我們要有一種客觀、正確、有針對性的眼光,在不耽誤學業的情況下,可以自己去感受一下這種朦朧的行為。
【采訪】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
我們目前的現象是把人的成人化滯後,十八歲的青少年還沒有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但是生理和心理的發育並不等待社會這樣相對的挫後,所以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人們的情感、生理,已經接近於成人化了,所以有愛情的需求、有感情的需求,是一種非常正常的,也是一種很純粹、很純潔的感情。
【正文】『名師筆下的初戀和情書』是否應該成為『中學生必讀的傳世美文』?這也許依然是個有爭議的話題,但真善美的愛情、積極向上的心態,也許是中學生們現在了解也無妨的內容。青少年的情感問題是個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疏或堵的極端方式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專家的意見也許可以讓家長和孩子們在情感這個話題上走得更近。
【采訪】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郭俊彬
現在學校的心理健康課、衛生保健課、生理課,還有很多家長主動參與進來,等於是對於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疏導教育,比以前人們的看法也更開放了,而且做得也比較主動和深入了,所以我想了解了以後,它的神秘感在逐漸地破除,那麼他(中學生)對這個問題的關注程度也會逐漸地下降。
【采訪】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
我們需要把中學生這種美好的感情去保護,去引導,愛情不等於色情。我們的父母應該經常去看一看孩子們閱讀的這種作品,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或者是我認為稍微過度的文學作品,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探討情,幫助孩子們提高藝術的鑒別能力和情感的成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