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校園  >  心靈診療吧
搜 索
有前科的家庭易引發青少年犯罪
2007-09-04 15:43:52 來源:搜狐教育社區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青少年犯罪已經突破了嚴格的刑事法學的犯罪概念,形成了一個從內涵到外延都擴大了的非刑事法學『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這個擴大了的『青少年犯罪』,在行為上不僅包括法定犯罪,還包括青少年的違法行為、不良行為等等,在年齡界限上也不限於現行刑法關於限制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

  社會學認為,教育功能又稱社會化功能,它包括傳授生活知識和灌輸道德觀念,指導個人行為及社會責任等。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不論在哪一階段,家庭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兒童期的社會化是人一生中社會化的關鍵時期,而這一時期的社會化責任是由家庭完成的。在家庭中,兒童與親人之間建立親密的感情聯系,學語言,學社會規范,學社會文化與自己的行為准則。同時賦予個人一連串的先賦社會地位:年齡、性別、價值觀念、階層、宗教信仰等,甚至於個人興趣愛好、價值觀念、生活習慣、個人的各種心理態度及行為養成、人性人格的發展、情感發泄、愛情的培植與表現、精神的安慰等。

  社會學關於家庭教育功能的論述,說明了家庭的教育作用對個人發展的重要影響作用,是人一生中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缺陷在於其教育功能的不健全或喪失,難於擔負起對青少年的初次社會化責任。家庭對每個人來說,是人生起點,生活和休息的港灣。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養育、教導和關愛,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父母與孩子時常交流溝通有感情,孩子就有愛心、同情心和責任感,孩子健全的人格確立須臾離不開父母的呵護和關愛。給孩子一個親密的擁抱,一個幸福的微笑,一個關注的眼神,一次傾心的交談,甚至是一次適時的批評,都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在關注他、愛他。父母為家庭安寧幸福所付出的努力,對社會、對家庭的責任感都會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無形的力量,助使其健康幸福成長。家庭安寧則社會安寧,家庭和諧則社會和諧。因此,家庭是青少年性格、人格教育發展的場所。但如果家庭結構失調、破裂,家長不良言行的污染、教育不當等都可導致家庭教育缺陷。家庭教育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個性的基礎,潛伏著使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危機。犯罪生物學派認為犯罪父母可能有犯罪子女.在劍橋的研究中,一項研究結論是有犯罪父親的少年犯罪人的數量是沒有犯罪父親的少年的兩倍。

責任編輯:趙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