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考研  >  熱點雜談  >  熱點雜談—列表
搜 索
花費近萬元,高價考研值得嗎?半數網民能接受
2007-08-29 15:27:54 來源:中國考研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日前,隨著考研大綱的式發布,考研形勢的明朗使考研輔導進入了又一個報名高峰。近年來,考研的成本也在不斷提高,據估算考研一年的花銷至少要在五六千元,其中不僅有培訓費、教材費,還要包括為收集考研信息和聯絡師長的『公關費』、『感情投資』等等。而有報道稱考研一年的各種花費相加至少要達到1萬元,不久前,也有考研輔導機構推出了近萬元的鑽石卡。高價考研似乎已經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

  ●高價考研班『顯身』引爭議

  在琳琅滿目的考研輔導項目中,一種『高價培訓』漸漸嶄露頭角,吸引了眾多考生的眼球。這種培訓的費用達到了8000多元,甚至還有10萬元的被冠以『超鑽卡』、『VIP學員』頭銜的高端培訓項目。這類高價考研輔導項目一經推出,便成為了各方爭議的焦點,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一方支持者對高價班趨之若鶩,高度熱捧,而且由於高價班有名額限制,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反對者也旗幟鮮明地指出,如此高價的輔導是否值得,而且會不會助長學生的依賴之風,榨乾並不富裕的考研學生的錢包。

  在本報和新浪教育頻道聯合推出的調查中,參與調查者認為考研花費的有些高,但是還能接受的為47.39%,認為費用過高有些無法承受的為35.73%。在考研經費的來源中,靠父母支持的為大多數,佔66.83%,完全靠自己的只有23.87%。在考研花費心理價格的調查中,認為應控制在1000元以內的成為了主體,達到53.48%,2000至5000元有40.3%的人表示可以接受,在5000至10000元這個區間認可率為5.22%,萬元以上有1%。

  ●『高投入』和『難落實』成為人群擔懮的主體

  在此次調查中,本報針對外界對於高價考研班的態度,進行了詳細的調查。調查顯示,高價考研班的優勢依次為:獲取信息量更大60.99%,有利於節約時間,提高復習效率56.02%,定制有針對性的輔導50.26%;而存在的不足依次為:投入成本過高73.42%,能否真正取得預期成果還有待證明66.58%,助長學生的依賴思想51.9%。有51.01%的人認為,高價考研班適合家庭條件比較寬裕的學生,還有31.91%的人認為適合初次考研『兩眼一抹黑』的學生,而只有2.26%的人覺得適合各類型學生。

  『盲目的考研花費投入則是沒有必要的。』中科院研究生院招辦副主任夏昀表示,目前,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本科學歷的人纔越來越多,與此相對應的就業壓力就會越來越大,而當前的畢業生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高學歷無疑是『殺手?』。擁有『考上研究生』這個遠大理想的人很多,有了目標纔能更有動力,不過實現這種目標關鍵是個人自身的條件和努力,而不是借助外界的幫助。精力、時間、金錢都是考研必須付出的,但這個付出並不是指盲目的付出,考生在選擇輔導班包括輔導材料時不能盲目,什麼都參加,什麼都買,一定要有針對性,不要白白浪費金錢。

  也有專家認為,目前考研市場還不夠規范,輔導機構的水平參差不齊,因此一旦高價班形成風氣後,容易使不法機構為追求暴利而渾水摸魚。同時,對於教學質量的監管尚不到位,高端的服務落實就不太好檢驗,很容易造成學生和機構間的糾紛。『高價班』如果不好,甚至會給整個考研輔導市場帶來『致命』打擊。

  ●考研『一抹黑』族認為很值得

  記者采訪了幾位已經報名『天價班』的學生,在和們的接觸中,發現這些學生很多都是初次試水考研,對於考研的了解基本可以概括為『一抹黑』。來自東北的小齊就告訴記者,他現在在北京讀大三,正在准備考研,雖然早在剛進大學的時候就明確了考研的目標,但是對於考研的認識,他甚至連自己應當報哪所學校和哪個專業都不知道。恰好,他聽了一次高價班的宣講課,發現只要付出8000多元的學費,從報名開始直到復試結束,都會有全程的輔導專家為自己進行『打理』。同樣上大三的小許的觀點有些類似,也是一下子就看中了這個輔導的全程托管式的服務,她說,聽以前考研的師長介紹,從報名到搜集復習資料、信息,再選擇專業、挑輔導班等等,各種考研的工作很累心和花費精力,因此她最看中的就是這種全程式一攬子服務。

  ●『非名校』族也熱推高價班

  沒有考過四級、在讀非名校的二本,卻又對報考名校名牌研究生專業趨之若鶩。在熱選高價輔導的人群中,另一支主體則是由一些成績不夠理想和在非知名院校讀本科,又向往名校研究生專業的考生構成。『我給自己制訂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小周是有兩次考研經歷的學生,她說:『我本科是外地的二類學校,但是卻想考人大法學院的研究生,最初甚至被人笑話是在做夢。但是這個考研輔導項目,卻在仔細地為我做出分析後,認為我的理想不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還幫助我制訂了可行的計劃。』

  在調查准備考研的主要花費中,資料教材費佔84.54%、培訓費佔66.33%、收集有關信息的花費也達到了48.63%,另外還有聯絡師長的『感情投資』為28.18%。而一位經歷過去年考研的學生為記者算了一筆明晰賬,他說,現在考研輔導班的價格最便宜各科目相加至少要2000元左右,還有500元的資料費,而且如今考研越來越關鍵的是『信息戰』,比如為了聯系師長獲得考試的有用信息和資料,就得利用請客吃飯來進行公關活動,這筆開支在考研花費中的比重越來越高。所以,每年考研的花費很難低於5000元。

  ●信息不對稱和市場細分是催生高價輔導班產生的原因

  據了解,全國每年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院校大約有839所,設立的專業也超過400多個,而每年報考的人數都有幾十萬人。萬學海文產品總監梁偉偉還總結出了這樣一個奇特的現象,排名前十的院校,集中了上萬人報考,更多的不太知名院校和專業被冷落,形成千軍萬馬擠名校的局面。這實際上和很多考生的『一抹黑』式考研的問題是相一致的,體現出了信息的不對等,一頭是成百上千而且每年還在不斷變化調整的院校海量信息,另一頭是初次參加考研而又兩手空空的一個個學生的個體。為此,高價考研班實際上在輔導課程上並沒有太大的新意和變化,而最能吸引學生的恰恰是對各類相關信息的整合和處理,從海量的信息中,分析分解出適合學生個體的信息,准確地傳達給學生。

  從事考研研究的專家宋永順則分析認為,考研和高考都是國內最受關注的招生大考,但是這兩個考試相比較,存在著一些明顯的不同之處。首先,考研輔導更多的是一種個體『行為』,考生要自己去解決從培訓到報名再到復試等一系列的問題,例如,考研沒有模擬考試,考生連考前最起碼的自我估測方法都沒有,由此可見,考研服務領域確實存在著巨大的空間。因此,可以簡單地概括考研服務分為:考務、信息收集、培訓輔導、心理指導等幾大塊。按這些需求類型,再加上近年來考研競爭的不斷加劇,過去考研輔導只是局限於培訓輔導一個領域的競爭,而目前這種高價培訓班反映的是考研輔導市場競爭逐步昇級,市場進入了細分時代。

  ●調查顯示:六成以上讀者不會選,『天價』班仍是小眾

  最後,在對於高價考研輔導班認可度的調查中:認為不適合,會加重大學生的家庭負擔的為44.72%,認為屬於考研市場服務的細分,無可厚非的為22.61%,認為只要有利於考研成功就可以的為18.34%,認為容易助長學生的依賴思想,不值得提倡的為14.32%。在是否會選擇價格比較高的考研輔導班的選項中,選擇不會的為63.48%,而會堅定選擇的為14.11%。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