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定義辨析:先給報考者多個概念的定義,然後給出多個典型例證,要求報考者從中選出最符合定義的典型例證。注意:假設這多個定義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某一典型例證至多只與某一定義對應。
重要提示:這部分與2007年比較,出現新的題型多定義辨析,考試難度有所增加。預計為10道題,每題0、6---0、8分。
第三種題型:類比推理。給出一對相關的詞,然後要求報考者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重要提示:這部分與2007年比較沒有變化。預計為10道題,每題0、7—0、8分。
第四種題型: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報考者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最恰當答案,該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重要提示:這部分與2007年比較沒有變化。預計為10道題,每題0、8—1分。
第四部分: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側重測查報考者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等。同時考查報考者對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常識和黑龍江省省情、社情、政情的了解程度。題型可以是單項選擇題,也可以是多項選擇題。
重要提示:這部分與2007年比較,出現新的題型多項選擇題,考試內容不僅考試法律,還考公共基礎部分內容,考試難度有所增加。預計為15--20道題,每題0、5---0、6分。
第五部分: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著重考察報考者對文字、圖形、表格三種形式的數據性、統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推理與加工的能力。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重要提示:這部分與2007年比較沒有變化。預計為15--20道題,每題0、8—1分。
三、申論考試大綱解讀
申論考試大綱主要內容
主要通過報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全部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50分鍾,滿分分值以招考公告為准。
申論要求報考者能夠准確理解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並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並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准確流暢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
申論材料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對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社會等問題都有所涉獵,具有普遍性。要求報考者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關心,有所認識,有所思考,對社會熱點或大眾傳媒關注的焦點也應有所了解。申論材料有的是以段落形式給出的一組資料,有的是一篇或幾篇文章,有的是訪談錄等等。
根據材料和測量目標的不同,申論題型會有所變化。文種要求上,可以讓報考者發表議論,也可以讓報考者撰寫講話稿、調查報告、工作方案、相關公文等。結構安排上,可能設定兩個、三個或多個問題。
申論考試大綱解讀
第一,要運用綜合知識解答
論材料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對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社會等問題都有所涉獵,具有普遍性。考生只有綜合運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社會、行政管理等知識纔能答好申論。
第二,關注社會現象
要求報考者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關心,有所認識,有所思考,對社會熱點或大眾傳媒關注的焦點也應有所了解。注重政策熱點、改革難點、社會焦點的關注,尤其是考試前一年內發生的重大事件、案例。關注的重點主要有:一是制約建設和發展的瓶頸問題;二是構建和諧社會應關注的重點問題;三是與人民生活聯系緊密的問題;四是與社會秩序有關的重點問題;五是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問題;六是黨風與社會風氣的轉變問題;七是經濟秩序有關的重點問題。
第三,應對題型變化
申論考試題型多變,出題靈活。過去考試經常使用的三段論已經不能適應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