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公務員  >  申論
搜 索
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專項突破:材料閱讀
2007-05-24 10:20:26 來源:新東方北斗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吹毛求疵,浪費時間

  這是很多考生容易走的另一個極端。閱讀時因為害怕概括問題不夠全面而仔細研究每個字眼,結果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又未能通過閱讀為以後概括、提出對策等打下基礎。

  3.深度不夠,流於表面

  很多考生認為閱讀文章只要對字面意思有詳細准確解就夠了,不懂得抓住文章的主體部分進入深入閱讀,導致後面寫作很難寫出有深度的文章,自然難以獲得高分。

  三、閱讀材料能力的訓練

  申論提供材料的字數多,內容復雜,整個閱讀過程不能簡單地認字識詞,為讀而讀。雖然申論考試時間緊張,但閱讀環節絲毫不能馬虎。『書讀三遍其義自現』,本人認為,申論材料也要讀大約三遍纔能完整了解其內涵。

  (一)第一遍——了解材料大概內容

  第一次閱讀是考生第一次接觸材料,所以這次閱讀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材料的主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要注意:

  1.把握材料的關鍵句

  一般而言,申論考試的材料雖然看似毫無頭緒,但是文章結構還是有章可循的。要注意把握文章中的關鍵句。所謂關鍵句,主要有三種:(1)概括段意的句子:這種句子一般會出現在段首和段尾,對本段內容起一個提綱挈領或者總結概括的作用;(2)概括材料主旨和主要內容的句子:這種句子一般出現在材料結尾,起到總括作用;(3)還有一些起轉承作用的句子,一般在段落銜接處。這種句子一般都有比較鮮明的標志詞,比如『而且』、『然而』等,平時練習時要注意識別。

  2.注意做標記

  平時練習時就要注意養成對一些重點詞語、句子的做標記的習慣,例如畫圈、畫線。對於大段的簡單事例的列舉,也可以作出記號,第二遍就可以簡單帶過。這樣做可以減少閱讀的難度,也節省了時間。

  (二)第二遍——歸納材料主題,理清文章脈絡

  經過第一次閱讀,考生對材料內容已經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第二次材料閱讀的目的就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這次閱讀前可以先閱讀一下題目要求,然後有針對性地去閱讀材料。這次閱讀相比第一次就要仔細地多。

  在這次閱讀後,要大體分清整篇材料的層次,總結出每段的大意,將闡述相同觀點的段落進行一定的歸納,從而理出文章的主題。考生這時一定要注意不同材料與主題的一致性,因為申論材料雖然比較混亂,但一定有一個統一的主題。

  (三)閱讀第三遍——各個擊破

  第二遍過後,考生一般對這篇文章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基本上可以開始做題了。第三遍閱讀主要起一個印證核對的作用。在每篇文章落筆之前,對相關材料再進行一次閱讀,仔細檢查有無疏漏和錯誤。要仔細推敲個別重點詞語的語境和涵義,確保文章內容的准確。

  總之,申論的三遍閱讀采用整體略讀-大體精讀-分段精讀的過程,經過這三個步驟基本上就抓住了材料的核心,可以開始答題了。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