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希望讀研者:有良好學術能力與讀研心態
著名傳媒學者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展江
個人是否適合讀研究生?這個問題很難說。
如果從做學術的角度來看,目前研究生人群中真正注重學術的並不是主流。前陣子北京大學研究生教育現狀調查結果,超過半數的碩士生導師和近半的博士生導師認為研究生質量在下降,不滿如今的研究生質量,這個有他一定的道理。當然也有人批評社會與導師的質量,這個東西很難講,不同的專業情況不一樣。就本專業或者相近的文科專業來說,我個人覺得還是有一些問題,研究生不比本科生強,轉專業考研過來的學生比較多,而真正想讀書做學問的人並不是太多,學術能力和心態都不是太理想。
比較理想地講,我希望,最終讀研者應該具備良好的學術能力和能夠沈下心來做學問的心態。因此在學校中這樣的學生我更鼓勵他們去考研深造。不乏有一些在我看來頗具學術能力的學生,最終選擇了工作,當然這也可以理解。
首先,讀研者起碼得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應該鼓勵那些會做學問的人來讀研究生。做學術是個苦差事,不完全是接一些社會上的項目,當然我也反對以發表論文來考核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但現在的問題是,不少人研究能力確實不行,因此要有一個最低底限,那就是有學術修養,有可預期的發展能力。其次是研究生的價值取向問題。一些人希望通過讀研究生,碩士也好,博士也好,將來能做官,能多掙錢。這樣的想法在一些專業還可以實現,很多專業則不行。最好能有這樣的心理准備,那就是,相對來說做學問還是要苦一些,需要良好的心態以及一定的經濟支橕。我認為這也需要政府來導向,鼓勵什麼樣的人讀研,對於研究生尤其是學術型研究生的出路能有一定的保證。研究生有一個分類,應用型研究生和學術型研究生,不能過分地打擊學術型研究生,必須保證兩者都有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