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共有128.2萬人報名,與去年相比增加7000人,增幅為0.55%。而此前平均每年增加17萬多,考研人數的增長率幾乎一直維持在20%以上。
鮮明的數據對比引來各種論斷粉墨登場:『研究生貶值論』、『理性回歸論』。然依筆者看來,研究生真的就貶值了?理性回歸是不是一種無奈?就在我們探討這些問題的時候,還有多少『超生』的研究生在為生存打『游擊』?
曾幾何時,有多少人想拿到學歷這個就業的『敲門磚』。就在人們對學歷頂禮膜拜的時候,迎來了大學擴招。人們開始歡呼雀躍,終於有學上了。豈料連本科生就業都很困難,於是很多人『技高一籌』的選擇考研以逃避就業壓力。可是『花了三年時間讀研,不僅沒有換來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相反,連原本放棄的工作都找不上了』。遭遇『非禮』的研究生表白『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想我不會考研了。』一次次充滿希望,一次次希望破滅。有人在指責大學生『盲從』,而我要問有誰能找到不讓他們盲從的理由?
過猶不及,任何違背教育規律的做法必會遭到規律的懲罰!,『批量生產』下的研究生,也正在品嘗這一教育模式帶來的苦果。無論是誰釀制的苦果。某些『做大纔能做強』的學校背後可能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高等教育長期迅猛發展恐怕也滋生了大學教育的高收費、亂收費。而嚴峻的就業現實不得不讓高校也回過神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水准,嚴格控制自己的招生名額。收回那顆曾經驛動的心,回歸自律。否則,砸了自己的牌子不說,有誰還會上第二次當!
還研究生一個公道吧!別把他們捧上天又摔個半死。教育要對受教育者終生負責,教育的忽冷忽熱帶給社會的只能是無盡的傷痛。但願我們的教育部門別再說『事非經過不知難』。能不能『長個前後眼』倒是公眾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