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中考  >  實用信息
搜 索
中學生流行網絡語言有人歡喜有人懮
2006-08-29 10:04:19 來源:央視國際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學生要上學了,免不了要寫作文,最近,湖北武漢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作文,可是老師看後卻是一頭霧水。

  周末,讀大學的GG(哥哥)回來,給我帶了很多好東東(東西),都系偶(我)非常稀飯(喜歡)的。那醬紫(這樣子),偶(我)就答應GG陪他去逛街吃KPM(肯德基、皮薩餅、麥當勞)……

  如果我們不是在括號裡注明,相信很多人看了這段文字都會不知所雲,但這卻是某個中學生作文裡的一段文字。裡面使用了大量的網絡語言。這些被很多人看做是不規范的網絡語言,在一些網友看來,卻能使虛擬生活的交流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中學生:因為它比較簡便。

  但是,這種網絡語言雖然提高了一些網友的交流效果,卻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漢語的基本規律。一些老師和家長表示,如果孩子說話寫作時也濫用網絡語言,就會養成不良的語言習慣。

  家長:很大眾化的我們可以接受,很另類的就不能接受。我覺得寫作的時候要使用一些比較正規的語言,要規范一些。

  國家網絡媒體語言監測中心前不久通過監測分析發現,在網絡聊天中,非漢字符號的使用頻率首次超過了漢字符號。專家指出,網絡語言作為年輕人一種創新思維、張揚個性的方法,沒有必要完全禁止,現在要做的是要加以區分,引導學生分清場合使用。為此,今年年初上海市就在全國率先作出規定:禁止中小學生在作文中使用網絡語言。

  華中師范大學語言學系主任吳振國:網絡語言作為一個新鮮事物,確實是良莠不齊,有好的也有垃圾。而中學生目前來說還沒有這樣一個鑒別的能力,所以中學生使用網絡語言要謹慎。

  與此同時,語言學者認為:漢語等世界主要語種自身具有清潔功能,對外來詞匯不必過於擔心。一方面,每年《漢語大詞典》都會接納新的名詞,另一方面,也會有很多曾經的流行語被淘汰。

  華中師范大學語言學系主任吳振國:由於語言有這樣一種抵抗的能力,自我清潔的功能,因此網絡語言不可能對漢語有什麼大的衝擊或者影響。通過一定的時間以後,好的,它會吸收一部分,大量的沒有積極作用的東西,它就會被時間所淘汰。